专业介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校企合作 智能数据工程方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01
专业概况
青岛理工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6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现在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校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云计算与大数据课程平台,较好地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并与浪潮(INSPUR)集团公司、金蝶(KINGDEE)公司等5家著名IT企业建立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就业基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自2019年开始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即在第一年按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大类制定统一的培养计划,根据“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实施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教学,在第二学期进行专业分流。
02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高尚健全的人格、一定的国际视野、宽厚的专业基础和综合人文素养,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经济管理和法律理论知识,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和研究能力,能够在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组织从事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管理的知识复合型的应用创新人才。
03
主干课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综合经济、管理理论、数字技术的交叉学科。专业制定了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方案兼顾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科学两类学科的基本要求,重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强调共性与个性培养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融合,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构建了适合信管专业特征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开设专业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应用统计学、运筹学、系统工程、数字化运营、信息资源管理、数据结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企业资源计划、数据库原理、IT项目管理、商务智能、电子商务、Python程序设计、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信息与网络安全、大数据挖掘与应用等。
2019年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在当前大数据科学环境下,更加重视学生数据分析、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大数据分析相关课程比例,重点探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方向,明确就业领域与趋势,并考虑到我校和管理工程学院学科背景和特色,在本次培养方案修订中,有意识的在跨学科选修模块增加建设、工程管理方面选修课程。
04
师资力量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第三批紧缺人才1人,青岛理工大学五A层次人才一人,全体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40岁以下青年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主要来自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等专业,涉及面广,但同时又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所涵盖的专业领域,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合理的专业教师体系。
05
专业特色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进行了“需求导向”的课程开发,建成了应用和实用为特点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与知名的IT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本专业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懂管理的信息系统人才”和“懂信息系统的管理人才”为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紧密结合快速发展的新兴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制造模式,开辟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发展之路。随着“互联网+”、云计算、数据分析、商务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等IT业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经过四年本科的学习,学生将不仅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系统的管理学基础、必要的经济学知识和较强的数字技术应用及管理沟通能力,还具有系统、深入的系统分析和数字资源开发利用的技能。毕业生能在社会各类机构和组织中从事数据分析与处理、数据资源管理以及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06
学术科研
近五年,教研室专业教师围绕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数字化运营、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和决策与优化等领域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近五年发表国内外核心及以上期刊学术论文60篇,其中SCI、EI和ISTP收录41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与教材8部。教学研究方面主持在研山东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
07
升学就业
近五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考研升学率基本稳定在10%以上,主要报考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方向的研究生,下面是部分考研及出国留学情况。
根据学校招生及就业部门的统计,近五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率基本稳定在95%以上。鉴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一直比较高,70%以上进入信息技术行业或者相关企业的信息技术岗位,下面是部分就业单位以及近五年就业率。
08
创新创业及竞赛获奖
在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方面,积极开展讲座、论坛、沙龙、竞赛、培训、实训以及创新创业实践等系列活动,使学生通过课堂和多样化实践方式,全面提升创新创业精神和素质。在创新创业体验教育模块体系建设方面,构建起网络课堂平台、网络培训平台、模拟训练平台和在线交流平台等网络体验创业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参加基于网络模拟体验平台的管理创新大赛、企业竞争模拟大赛、ERP大赛等科技创新竞赛大赛和数学建模大赛,丰富创新创业经历与知识,提升创新创业经验与水平。同时广泛建立和开拓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业体验基地、创业实习基地等各类教学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全方位体验创新创业搭建有效载体。
2016年以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参加国家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企业模拟大赛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5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年以来获批国家级项目12项,省级2项。
09
实践实训情况
以互联网+为契机,充分利用学院和专业的科技、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建设的电子类实习基地有青岛开发区达尔人力资源、青岛金蝶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济南浪潮集团和青岛开发区百斯特公司等就业创业实践基地。
学院与浪潮集团签订就业创业实践基地
济南博赛网络科技公司实习(华为远程运维操作)
济南博赛网络科技公司实习
济南浪潮集团实习
专业联系人
程灏 联系方式:13685428369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校企合作 智能数据工程方向)
01
专业概况
青岛理工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6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建设期:2016年1月——2020年12月)。现在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校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云计算与大数据课程平台,较好地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并与浪潮(INSPUR)集团公司、金蝶(KINGDEE)公司等5家著名IT企业建立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就业基地。管理工程学院自2019年与青岛英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智能数据工程方向。青岛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谷教育”)是一家现代产教融合型企业,作为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企业,2019年青岛理工大学与英谷教育进行了实质性内涵建设,招收第一届(40人)智能数据工程方向的本科学生,学制四年。
02
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高尚健全的人格、一定的国际视野、宽厚的专业基础和综合人文素养,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经济管理和法律理论知识,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大数据科学、人工智能与“新工科”的发展理念,智能数据工程在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方面融合智能数据工程技术,特别针对的实训环节,学校和企业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既要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又要体现专业培养方向的特殊性,既要强化学生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又要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使得学生更加平稳的从学校学习状态过渡到企业生产的实训状态,并具有一定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和研究能力,能够在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组织从事智能数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高级应用型人才。
03
主干课程
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数学专业基础课、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Java程序设计、Linux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大数据挖掘与应用、机器学习与应用等。课程分析如表1所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ERP综合设计、数据处理与可视化实训、电子商务模型与应用实训、信管专业认识实习、信管专业生产实习、信管专业毕业实习、信管专业毕业设计。
表1智能数据工程方向主干课程分析
04
师资力量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第三批紧缺人才1人,青岛理工大学五A层次人才一人,全体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40岁以下青年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同时,为配合智能数据工程专业建设、课程体系研发等工作,英谷教育组建了11人的专业教师队伍,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副教授4人,工程师/讲师5人,参与课改课程、实验设备、教材研发等相关工作,师资都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双方专任教师的专业背景主要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所涵盖的专业领域,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合理的专业教师体系。
05
专业特色
适应新经济、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发展形势。对准市场拓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行业促就业。本合作办学专业学生采取“3+1”培养模式。入学前三学年在管理工程学院学习,大一以公共基础课为主,大二和大三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大四进行实践项目学习和企业实习。课改方案在保留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嵌入当前企业主流应用技术的系列课程,培养的学生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适用企业技能和素质要求。
通过“3+1”校企合作模式,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专业课程由高校联合多家知名企业共同设计,所用教材由高校、企业共同编著。学校、企业共同担当培养任务,学生前三年在学校完成相关理论课程、技术课程及实验课程学习,第四年到相关企业接受一线工程师指导,在企业场景中通过顶岗实训和毕业实习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周期是一般本科专业的三倍以上。
06
学术科研
近五年,教研室专业教师围绕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数字化运营、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和决策与优化等领域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近五年发表国内外核心及以上期刊学术论文60篇,其中SCI、EI和ISTP收录41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与教材8部。教学研究方面主持在研山东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
07
人才就业分析及行业岗位需求
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方兴未艾,市场空间急剧扩大,伴随政策的大力支持,行业已出现人才炙手可热、待遇水涨船高的状况。但是,现有的人才供需呈现较大缺口,学校对于大数据人才的培养未成体系。智能数据工程专业人才就业方向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理论研究:服务于各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企业中的相关研究机构,从事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理论研究;可以考取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2.技术开发:服务于提供智能数据分析服务的各种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产品开发。
3.管理服务:服务于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这些企业和部门需要建立大数据管理部门。
4.教育培训:服务于高等院校和各种培训机构。
08
实践实训情况
实训体系中的案例选自企业内部真实项目,融合目前主流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配有全方位的案例教学文档和视频录像,让学员在再现的真实场景中掌握大数据分析技术,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和作业流程。实训方案如表2,实训地点如图1所示。
表2实训方案简介
图1英谷教育产业基地
专业联系人
程灏 联系方式:13685428369
张振森 联系方式:13730911596
小管邀你看
管理工程学院新闻中心
编辑/李亚溱
审核/郑睿彦 陈严
终审/李佳妮
欢迎关注!
投稿邮箱/guanyuanxwzx@163.com
我知道你在看哟